(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虽然「苹果」、「微软」等科技大厂,早已是人们熟悉的品牌,其开发的产品也已是全球数亿人的日用品。不过,在成功创业、影响整个世代之前,这批来自美国的科技巨擘是如何发想出这些人们无比熟悉的公司名称?
一、苹果(Apple.Inc)
据说贾伯斯说服他的好友、苹果电脑的发明人沃兹尼克(Stephen Wozniak)与他一起成立公司时,他正好结束在苹果园修剪果树的零工。沃兹尼克开车来找他时,两人便在车上讨论新公司的名字。
据《贾伯斯传》的内容,贾伯斯后来回忆自己当时刚从苹果园出来,又几乎以水果为主食,因此觉得「Apple」这个名字很有活力,又没有电脑给人的刻版印象。此外,「Apple」在电话簿上的位置,也比 Atari(雅达利)前面。那是贾伯斯唯一一份正式工作过的公司。
不过,两人对于就把新公司取名叫「苹果」,仍然没那么有把握,因此决定在隔天正式註册前再想一个新名字。不过到了隔天,新的名字还是没想出来,于是两人就把名字登记为「苹果电脑」(Apple Computer, Inc.)。到了 2007 年发表第一代 iPhone 后,贾伯斯则再把公司名字改成「苹果公司」(Apple, Inc.)
二、Google
佩吉与布林在史丹佛大学担任博士生时,将它们新的技术专案取名叫「PageRank」,顾名思义,用途是用来爬刷网站的排名关系。后来,佩吉又将服务名称改为「BackRub」,同时将 Logo 设计成一双大手,形容这项技术就如同新名称,能抓住某个网站并捏走它的网址。
随着「BackRub」已经能收集近乎整个网路世界的巨量资料,并带来精确的搜寻结果,佩吉与布林又想到了「googol」这个词,意指 10 的 100 次方。最后 googol 才再因为一连串误写,变成人们熟悉的「Google」。
三、微软(Microsoft)
展开全文
据 CNN 的专访,为了与 MITS 签署第一份正式合约,比尔盖兹与他的好友保罗艾伦(Paul Allen)开始乱发想一些名字,像是「Unlimited」,「Allen & Gates」等等,但后来因不想被当作法律事务所或顾问公司而作罢。
虽然「微软」这个名字是由艾伦想到的,由「microcomputer」(微电脑)和「software」(软体)两个词组成,但盖兹表示已经想不起来为什么会想到要用连结号和大写 S,把公司取名叫「Micro-Soft」,只确定两人最终都同意「Micro-Soft」是最合理的名字。
两年后,公司名称再被改为更简化的 Microsoft。
四、Facebook
face book 一词原先是指美国校园一种常见的新生通讯录,包含了学生们的联络方式与照片。而祖克柏最初在哈佛宿舍写出的程式「Facemash」 ,便是用来上传照片,让其他人可以从两张照片中,挑出比较性感(hot or not)的女孩子。
后来,由于想建立网站版的「face book」,祖克柏便以「Facemash」为基础,推出仅限哈佛学生受邀加入的「TheFacebook」,随后扩张成让几乎全美的大学生都能加入。最后随着公司化经营,网站名称又再改名为 Facebook。
五、亚马逊(Amazon)
贝佐斯在 1994 年、他 30 岁之时,已经因为在华尔街的工作取得成功,不再需要为钱烦脑。但随着网路掘起,注意到电商潜力的贝佐斯因为不想为人生留憾,开始发想「网路电子零售书店」的商业计画。为了新公司在电话簿的排名较前面,贝佐斯最后决定在字典上找 A 开头的字当公司名称。
最终,亚马逊(Amazon)一词因为其异国风味,以及是全球最大的流域,符合贝佐斯对电子零售平台的愿景而中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