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三国华佗托付遗作
华佗毕生所学著有《青囊书》,本来赠予狱卒,希望能流传后世,但是被狱卒妻子焚毁,只留下一两页记载无关紧要的医疗手法,如此具有重要医学经验的巨著就此失传,可谓中国医学史上的损失。
张机
张机
张机,字仲景。南阳涅阳人。师从同郡名医张柏祖,尽得其真传。擅长治疗之术,尤其对药方有研究,在当时享有盛誉。张机早年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经常在公堂上开堂坐诊,民间尊称其为“张坐堂”。曾经与同郡名人何顒前往洛阳,何顒称他为“当世神医”。张机曾经遇见当时的才子王粲,告之“君疾四十眉落,半年而死,服五石汤可免”。但是王粲没有听从,最后果然如张机所言。汉桓帝感染风寒,召张机诊治,想把他留在身边任侍中,张机感叹国家之病积重难返,还是辞官离开。
医圣张仲景
自建安年间,伤寒肆虐,张机搜集结合了古代医者的良方,遍查典籍,终于著成《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中医的经典。张机也被后世称为医圣。
董奉
董奉
董奉,字君异,会稽候官人,又名董平,号拔墘。董奉少年学医,早年当过小吏,不久就归隐求道。当时交趾太守士燮曾经病死三天,董奉前往喂他服下三丸药,捧起他的头部摇动,服下没多久,士燮就睁开眼睛,手脚能动转,神色逐渐恢复常态,半天内可以坐起身子,四天能说话,恢复正常生活。后来董奉隐居山间。为百姓治病,不收分毫钱物。他让自己治好的重病患者,栽下杏树五棵,轻症患者,栽树一棵,这样下去过了几年,共得杏树十万多棵,已成一片杏林。
董奉悬壶济世
董奉在杏林下设置箪仓,让人拿粮食换杏,所得的粮食用来赈济贫困百姓。董奉活了百岁仙去,去世时面容还像三十多岁的样子。
华佗、张机、董奉并称建安三神医,他们在生灵涂炭的乱世不改初心,尽己所能去救治饱受苦难的劳动人民,并毕生致力于医学理论的研究,为后世留下宝贵的遗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