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走查?一文弄懂设计检查那些事

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不同检查阶段关注的核心点是什么,读者可以根据这些内容去建立自己的检查表格。

表格样本在公主号摹客设计云中回复关键词【设计走查】即可自行下载

二、设计自查

设计自查是为了保证内容在设计阶段就能得到全面的检测,确保最终方案完整且可执行。很多设计师没有设计自查的习惯,但小摹认为自查属于设计师的职业素养:对自己的产出进行查漏补缺,是设计师职责的一部分。

自查阶段,有必要区分交互和视觉(UI)各自的检查内容,因为在这个阶段更注重能否达成各自的设计目标,而交互和视觉在这个阶段的差异是较大的。

01 交互自查项目

主题和目的(定位快速、目的明确)

整体框架(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扩展性佳)

操作流程(流程畅通、符合逻辑)

使用指引(引导清晰、容错合理、默认值准确)

控件使用(符合一致性)

产品用语(表述统一、规范易懂)

特殊情况(错误态、自适应、国际化)

技术实现(可实现性、成本可控)

02 视觉自查项目

设计目标(品牌感、愉悦感、规范性、版权)

界面布局(色彩、字体、版式、主次关系)

细节元素(清晰、可识别性、符合认知)

特殊情况(错误态、自适应、国际化)

技术实现(可实现性、成本可控)

从上方可以看出,无论是交互还是视觉,重点都是回归自己的工作职责本身,同时提前考虑特殊情况和技术实现性。

由于自查阶段尚未进入正式的开发,这个阶段解决掉的问题越多,后续团队返工的可能性就越少。对于大型团队来说,少一次无效迭代,就能节省出巨大的资源和成本。

三、设计走查

如前文所说,产品一旦来到走查这个阶段,设计方面则大局已定。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不是再去纠结视觉或者功能上的可左可右的问题,核心关键点是:确保实际环境下准确可用,且无严重BUG。

设计走查的重点内容如下:

运行环境:不同的硬件 / 软件环境下产品的表现

用户旅程:入口、页面和控件、前进和后退、提示信息

操作和反馈:鼠标、手势、键盘、其他(Touchbar、触控板、语音等)

从上方可以看出,设计走查非常看重检查用户实际使用时可能面对的问题,尤其是不同环境下各种错误或分支情况的预判和反馈是否充分,整体可操作性是否符合预期等。

通常来说,设计走查通过后,产品才能最终发布上线,并接受真实用户的检验。这也有了上文工厂产品的比喻:设计走查非常接近一次“出厂前测试”,只是这是需要设计师参与的。

四、设计复查

如果说前面的自查和走查是根据已经拆分得很细、很明确的标准和原则,对产品中的设计方案从头到尾进行一次问题的发现与总结,设计复查则是站在更高的维度,从用户体验的大原则出发去发现界面中的问题。

行业内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基于《尼尔森的十大可用性原则》,对产品进行全面地判断。

如果直接去看这些内容,难免会显得比较抽象,为了便于复查工作的推进和执行,可以根据原则再进行简化。

下图则是VIVO团队根据尼尔森原则简化后的《体验问题评估标准 》,包含体验问题评估的核心原则、等级标准和维度目标。由于内容采用了更通俗的语言配合案例进行描述,能确保团队成员可以进行更准确的判断。

相比自查和走查偏向“对 / 错”这二元对立的评判方式,复查阶段可以采用评级或者打分的方式对体验进行评价,帮助团队找到后续的优化和迭代方向,同时又能成为体验设计成果量化的依据。

因为复查阶段并不急于要修改发现的问题,而是为下一个迭代周期做好充足的思考和准备。

五、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小摹为大家梳理的不同阶段设计检查的“概念差异” + “模版表格”,相关资源可以在公主号摹客设计云中回复关键词【设计走查】下载

设计检查是一个跨阶段团队级别的大工程,推动之前,一定要先让整个团队的成员都充分认识到相关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辅以一定的制度出台,奖惩设计等方式,提升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5-11-01 10: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