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凭谁给麹蘖,细酌老江干。
凭 ( 憑 ) píng《國語辭典》凭「凭 」的异体字。谁 ( 誰 ) shuí谁 [ shuí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给 ( 給 ) gěi/jǐ给 [ gěi ]交付,送与:~以。~予。送~。献~。把动作或态度加到对方:~他一顿批评。替,为:~大家帮忙。被,表示遭受:房子~火烧掉了。把,将:请你随手~门送上。给 [ jǐ ]供应:供~。补~。~养。自~自足。富裕,充足:家~人足。敏捷:言论~捷。麹 qū麹 [ qū ]◎ 同“麴”。 ◎ 姓。蘖 ( 櫱 ) niè蘖 [ niè ]树木砍去后从残存茎根上长出的新芽,泛指植物近根处长出的分枝:~枝。分~。细 ( 細 ) xì细 [ xì ] 颗粒小的,与“粗”相对:~沙。~面。~屑。 长条东西直径小的:~线。~丝。~眉。~水长流。 精致的:~瓷。~布。~工。~活儿。 声音小:嗓音~。 周密详尽:仔~。精~。~致。~密。~目(详细的项目或目录)。~腻。胆大心~。 微小的:~小。~微。~节。事无巨~。 俭省:他过日子很~。酌 zhuó《國語辭典》酌 [ zhuó ]动斟酒、饮酒。如:「对酌」、「小酌」。《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商量、考虑。如:「酌情」、「商酌」。《左传·成公六年》:「子为大政,将酌于民者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名酒席、宴会。如:「喜酌」、「敬备菲酌」。《文选·鲍照·翫月城西门解中诗》:「回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酒。如:「清酌」。唐·王勃〈圣泉宴〉诗:「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酌〉,告成大武也。言能酌先主之道,以养天下也。」指歌颂武王之诗。本章二句为:「于铄王师,遵养时晦。」于,音乌,叹词。铄,美盛貌。遵,循、顺。时,是、此。晦,昧也,谓商纣。遵养时晦,在时局昏暗不明之际,明哲保身,养精蓄锐,不轻举妄动,以待成熟的时机。老 lǎo《國語辭典》老 [ lǎo ]名年長的人。如:「扶老攜幼」、「敬老尊賢」。對長輩的尊稱。如:「劉老」、「于老」。老子及其哲學的簡稱。如:「老莊」、「佛老」。《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姓。如宋代有老佐、老麻。二一四部首之一。動尊敬。《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退休。《左傳·隱公三年》:「桓公立,(石碏)乃老。」晉·杜預·注:「老,致仕也。」《金史·卷六六·始祖以下諸子傳》:「勗髭鬢頓白,因上表請老。」形年紀大。如:「老兵」、「老人」。宋·蘇軾〈吉祥寺賞牡丹〉詩:「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熟練、經驗豐富。如:「老手」、「老練」、「老江湖」。陳舊、過時。如:「老米」、「老式」、「老套」。年久的。如:「老交情」、「老主顧」、「老字號」。原來的。如:「老地方」、「老規矩 」、「老話題」。加在稱呼、姓氏上,表示尊敬或親暱。如:「老師」、「老闆」、「老李」、「老王」。副總是、常常。如:「老是頭痛。」、「你老是挑我的毛病。」很、極。如:「老遠」、「老早」。綴加在兄弟姊妹排行的次序上。如:「老大」、「老二」、「老么」。加在動物名稱上。如:「老鷹」、「老虎」、「老鼠」。江干 jiāng gān江边;江岸。 南朝 梁 范云 《之零陵郡次新亭》诗:“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唐 王勃 《羁游饯别》诗:“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王国良 ﹞至江干为渡船所苦,遂露宿江滸,平明始得渡归。”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杨柳若干株,摇曳江干;小桥村市,出没烟云水气之中。”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