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东吴武将盘点

三国东吴武将盘点

东吴从孙坚、孙策到孙权,父子三世创业,坐稳江东之地,三分天下,实力介于曹魏与蜀汉之间。江东亦不乏名将,且看本文详解。

1 周瑜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人,壮有姿貌。为人性度恢廓,精于音乐,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与孙策向来友善。孙策东渡,周瑜领兵相迎。孙策大喜道:吾得卿,谐也。相助孙策平定江东,打下一片江山。孙策薨,以周瑜为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曹操入荆州,刘琮举众投降,江东震恐。孙权问计于周瑜,周瑜坚持战策,以为孙权当仗父兄基业,为汉家除残去秽。于是孙权遂遣周瑜及程普等与刘备并力迎战曹军,大破于赤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其后说动孙权谋划取蜀,未行,病卒,时年三十六。

史书评价: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权评价:公瑾雄烈,胆略兼人。

周瑜

2 鲁肃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天下大乱,鲁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周瑜为居巢长,鲁肃以粮三千斛为其军资。袁术募为东城长,鲁肃因袁术不足与立事,于是投奔周瑜。周瑜推荐于孙权。时曹操到荆州,刘备遁走。鲁肃迎之于当阳长阪,劝其与孙权并力以战曹操。赤壁之战为赞军校尉,谋划军机。周瑜卒后,拜奋武校尉,代周瑜领兵。后拜汉昌太守、偏将军,转横江将军。后因荆州归属问题,奔走于孙、刘之间,与关羽相争。年四十六卒。

史书评价:(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权评价: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

鲁肃

3 吕蒙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累功迁至横野中郎将,与周瑜、程普等破曹操于乌林,围曹仁于南郡,曹仁退走,于是据有南郡,抚定荆州。拜偏将军,领寻阳令。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奇之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时关羽围樊城,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以为南郡太守,封孱陵候,封爵未下,卒于内殿,年四十二。

史书评价: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

孙权评价:学问开益,筹略奇至,次于公瑾(周瑜);图取关羽,胜于子敬(鲁肃)。

吕蒙

4 陆逊

陆逊,字伯言,吴郡人。孙权以兄孙策之女配之。吕蒙之袭取荆州,乃陆逊之本谋,拜抚边将军。攻取房陵、南乡等郡县,拜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刘备东征伐吴,孙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大破刘备,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靡柯等首,破蜀军四十余营。降蜀将杜路、刘宁等。加拜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候。后拜上大将军、右都护,代顾雍为丞相。后身陷太子、鲁王党争,孙权数次遣中使责备陆逊,陆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余财。子陆抗亦为名将,父子俱入武庙。

史书评价: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

陆逊

陆抗

5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先前,北海孔融为黄巾管亥所围,而太史慈老母数受孔北海恩惠,乃单步径至都昌往救之。孙策征扬州,时太史慈事扬州刺史刘繇,独与孙策及其十三从骑相遇,与孙策相斗,孙策揽得太史慈项上手戟,太史慈亦得孙策兜鍪。其义、勇皆此类。后投奔孙策帐下,孙策大笑曰: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拜折冲中郎将。孙权统事,委以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卒。

史书评价: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

太史慈

6 程普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有容貌计略,善于应对。跟随孙坚讨黄巾、破董卓,战功卓著。孙策入会稽,以程普为吴郡都尉,后拜荡寇中郎将,领零陵太守。赤壁之战,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操于乌林,败曹仁于南郡。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周瑜卒后,代领南郡太守。官至荡寇将军。

程普

7 黄盖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孙坚举义兵时投奔,拜别部司马。其后跟随孙策、孙权,披甲蹈刃,南征北讨。随周瑜拒曹操于赤壁,拜武锋中郎将。其后数度平定各地山贼流寇,加偏将军。

黄盖

8 韩当

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有膂力,事孙坚,从征伐,为别部司马。孙策东渡,迁先登校尉。与周瑜等破曹操,又与吕蒙袭取南郡,迁偏将军。与陆逊、朱然等共破蜀军于涿乡迁威烈将军。后迁昭武将军,又加都督之号。

韩当

9 蒋钦

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人。孙策攻袁术时来投。孙策东渡,拜别部司马。后平定诸地流寇,拜讨越中郎将。合肥之战,因功迁汤寇将军。后拜津右护军。孙权讨关羽,钦督水军入沔水,班师时病故。

蒋钦

10 周泰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与蒋钦随孙策为左右,数战有功,拜别部司马。孙策讨山贼时,孙权为数千山贼所围,周泰左右拼杀,身被十二创,孙权得免。与周瑜、程普拒曹操于赤壁,攻曹仁于南郡,拜平虏将军。后拜奋威将军。

周泰

11 陈武

陈武,字子烈,庐江松滋人。孙策在寿春时来投,时年十八岁。拜别部司马,所向无前。孙权统事,进位偏将军。合肥之战时,战死。

陈武

12 董袭

董袭,字元代,会稽余姚人,身长八尺,武力过人。孙策入吴时来投,拜别部司马。因功迁扬武都尉。孙策遗言曰:张昭秉众事,董袭等为爪牙。其见重如此。后数平贼寇,拜威越校尉,迁偏将军。从孙权大破黄祖,孙权壮之。后于濡须口战死。

董袭

13 甘宁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少有气力,好游侠。先投刘表,转托黄祖,不见进用。后经周瑜、吕蒙推荐于孙权。后随周瑜破曹操于乌林,攻曹仁于南郡。攻皖城时,破魏将朱光,拜折冲将军。

甘宁

14 凌统

凌统字公绩,吴郡余杭人。父凌操讨江夏时战死,乃拜凌统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摄父兵。后从孙权征江夏,大破黄祖,拜为承烈都尉。与周瑜等破曹操于乌林,攻曹仁于南郡,迁为校尉。参与皖城之战,拜荡寇中郎将。逍遥津大战张辽军,拜偏将军。四十九去世。

凌统

15 徐盛

徐盛,字文向,琅琊莒人。以勇气闻。孙权统事,以为别部司马。破贼有功,徙中郎将。后迁建武将军。从陆逊破刘备,又与与吕范、全琮等退曹休于洞口,迁安东将军。

徐盛

16 潘璋

潘璋,字文珪,东郡发干人。孙权为阳羡长时来投。讨山贼有功,拜别部司马。合肥之战,陈武战死,宋谦、徐盛皆败走。潘璋追斩逃兵二人,乃复战。孙权壮之,拜偏将军。关羽覆败,潘璋与朱然截断关羽走道,其部下司马马忠擒获关羽及关平、都督赵累等,拜振威将军。夷陵之战,部下斩刘备护军冯习等,拜平北将军、襄阳太守。孙权称帝后,拜右将军。

潘璋

17 丁奉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人。骁勇为小将,隶属甘宁、陆逊、潘璋等。迁偏将军。孙亮即位,为冠军将军。破魏将诸葛诞、胡遵等,迁灭寇将军。后拜左将军。后与张布等诛权臣孙綝,迁大将军,加左右都护。孙休薨,迎立孙皓,迁右大司马、左军师。

丁奉

18 朱治

朱治,字君理,丹阳人。随孙坚征伐,拜司马。前后随孙坚破贼寇、讨董卓,拜督军校尉。孙策薨,朱治与张昭等共尊孙权为主。后迁扶义将军,又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六十九岁去世。

朱治

19 朱然

朱然,字义封,朱治姊子,本姓施。为折冲校尉。濡须之战后拜偏将军。后从破关羽,迁昭武将军。又从破刘备于夷陵,拜征北将军。魏将曹真、夏侯尚、张郃等攻江陵,朱然力据,敌不能克,乃退。于是名震于敌国。后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后又拜为左大司马、右军师。六十八岁去世。

朱然

20 吕范

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亦为孙策时期创业功臣,拜征虏中郎将。与周瑜等破曹操于赤壁,拜裨将军。后以建威将军督徐盛、全琮、孙韶等拒魏将曹休、张辽,臧霸等于洞口,迁前将军,假节。后迁大司马。

吕范

21 朱桓

朱桓,字休穆,吴郡人。孙权为将军时,为幕府。迁汤寇校尉。平丹杨、鄱阳贼寇,迁裨将军。后代周泰为濡须督。大破曹仁于濡须,斩魏将常雕,生俘王双,杀敌千余人,迁奋武将军。后拜前将军,领青州牧,假节。六十二岁去世。

朱桓

22 贺齐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从孙策平讨各地,拜为平东校尉,迁威武中郎将。又以平定贼寇加偏将军。鄱阳平乱后,拜安东将军。退曹休于洞口,。迁后将军,假节领徐州牧。

贺齐

23 全琮

全琮,字子璜,吴郡钱塘人。为奋威校尉,讨山越有功,迁偏将军。从吕范破曹休于洞口,迁绥南将军。后迁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尚公主。后又迁右大司马、左军师。

全琮

24 吕岱

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会稽等五县贼乱,吕岱以督军校尉与蒋钦等将讨之,拜昭信中郎将。后定长沙三郡。代步骘为交州刺史,迁安南将军,假节。以平交州进拜镇南将军。九十六岁去世。

吕岱

其余诸将:宋谦、吕据、朱异、施绩等。

2025-09-08 10:52:27